国信e采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交流群
位置 返回首页 市场资讯 扬州:今年市区将实施339个城建项目

扬州:今年市区将实施339个城建项目

发布时间:

昨日下午,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的高质量发展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会上获悉,今年市区计划实施城建项目339个,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50个,力争10月底前完成104个老旧小区改造。

市区计划实施城建项目339个

据悉,今年我市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市区今年计划实施城建项目339个,总投资计划109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02亿元。

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开工一批“促发展、保民生、守底线”的重点项目,加快江平东路东延建设步伐,建成万福路东延、润扬路南延等项目,启动华扬路跨京杭运河大桥建设。

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50个

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扬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立法进程,确保2025年底前正式出台。围绕古城、老城、新城的特点特征,采取“片区包干”模式,加快打造广陵古城片区、江都南部片区、邗江西区新城等典型示范片区,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50个,发挥海绵城市综合效益。

同时加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结合监管系统V1.0版本试运行情况,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整合既有的智慧市政运维平台、城市桥梁巡检管理系统、城市照明智慧管理平台、隧道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等业务系统,形成市县一体化监管系统V2.0版本。计划5月底前完成城市内涝、隧道积水、照明漏电等相关设备安装,实现对全市重点桥梁、隧道、照明等设施安全运行监测全覆盖。

力争10月底前完成104个老旧小区改造

今年我市将继续发力,擦亮生态宜居“金招牌”,力争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推进“四好”建设,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彰显宜居魅力。

致力建设“好房子”,满足“多样化”需求。引导优质地块开发高品质住宅,通过释放高度空间、优化计容规则等措施,提高产品多样化设计水平,打造集中供热、绿色低碳、智能化新型住宅。

致力建设“好小区”,保障“舒适化”居住。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加强资金多元筹集和质量安全监管,10月底前,要完成104个老旧小区改造和50部加装电梯任务,积极推进加装电梯流程事项代办服务。全年要完成1733部电梯更新、21个城中村改造任务。要按照年底前基本满足居民停放充电需求的目标,加快推进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致力建设“好物业”,供给“多元化”服务。深入实施前期物业退出制、物业服务任期制和公共收益第三方审计制等三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情况月度公告制度。

致力建设“好城区”,彰显“特色化”品质。统筹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工作,扎实开展城市体检,按照轻重缓急“对症下药”,研究提出整治清单。探索“居民集体研究决策、自主更新”的城市更新模式,邗江、广陵、景区今年内要各启动1个危旧房屋自主更新试点项目。有序推进6个省试点项目建设,高水平实施南河下、仁丰里两个“专精特新”项目和小秦淮河保护更新二期、广陵路改善更新二期两个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加快推进“运河十里”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城市更新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示范区。

建筑业总产值力争实现6000亿元

建筑业是扬州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今年我市将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聚焦创新驱动、市场开拓、发展方式转变,鼓励优势企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路子,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要达到6000亿元、增长5%,税收占比保持在10%以上,全年要争创省、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0个以上,推动“扬州建筑”向“扬州建造”转变。

守牢生态环境红线,狠抓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全面推广和应用先进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逐步推进建筑工地主要出入口安装车辆冲洗抓拍系统,确保工地出入车辆“不带泥上路”。同时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成16个达标区建设,确保达标区面积覆盖60%以上建成区。江都城区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要建成投运,六圩污水处理厂扩建要完成主体工程,34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任务要按时完成。

摘自 《扬州日报》 2025.03.26 记者 张孔生 姜传刚